#热点新知#前几天刷到个新闻,某公司老板跟记者起了冲突,手起“机”落把人家摄像机砸了。当时我正啃着半个西瓜永之胜,差点没把籽喷屏幕上——大哥,您这是练过铁砂掌还是咋地?现在好了,这事儿直接按刑事案件算,估计得在号子里慢慢琢磨:几千块的机器,咋就比几年自由还金贵呢?
说起来,这砸机器的操作,跟咱小区大爷下棋输急了掀棋盘差不多,都是“一时上头”的祖传毛病。但大爷掀棋盘最多被棋友骂句“输不起”,这老板一动手,性质可就变了。记者扛着机器出门,跟咱打工人背着电脑上班一个理,那都是吃饭的家伙。你砸人饭碗永之胜,法律可不跟你讲“情绪失控”这一套。就像楼下包子铺老板,你总不能因为嫌包子咸,就把人家蒸笼掀了吧?回头不仅得赔蒸笼钱,搞不好还得蹲几天,图啥呢?
有人可能觉得“小题大做”:不就个摄像机吗?修修不就完了?这话可就外行了。现在的采访设备,镜头里藏着的不只是像素,还有人家跑新闻的底气。上次我邻居家小孩把楼下婚纱店的样片相机碰倒了,那镜头盖刚着地,老板脸都白了——后来才知道,那家伙比我家冰箱还贵。记者的机器更不用说,常年在外风吹日晒,配件都是“特种部队级”的,真不是菜市场砍价能解决的。
展开剩余42%更关键的是,这事儿砸的不只是机器,是规矩。你看马路上吵架,再凶也很少有人敢动对方手机——为啥?大家心里都门儿清:那玩意儿录着呢,动了就是理亏。记者的摄像机,说白了就是“移动记录仪”,你砸它,不就跟考试作弊被抓,反手抢了监考老师的卷子一样?越急着毁证,越说明心里有鬼。
想起我那开小饭馆的表哥,前阵子有人拍视频说他后厨不干净,他拿着锅铲追出去半条街,回来被我姑一顿擀面杖教育:“人家拍就让拍,咱干净怕啥?真有问题改了就行,动家伙你就输定了!”现在表哥后厨装了监控,谁来拍都笑脸相迎,生意反倒比以前好了。
说到底,这年头遇事别学“莽张飞”。机器有价,规矩无价。你看那些遇事冷静说理的,哪怕吵得脸红脖子粗,最后最多是“各打五十大板”;但只要一动手,就成了“单方面违规”。就像打麻将,你胡不了牌可以推倒重来,但掀了桌子,那就是全场的公敌了。
所以啊,下次再想砸东西的时候永之胜,不如先摸摸口袋里的钱,再想想号子里的饭——毕竟,机器碎了能修,自由没了,可就难补了。
发布于:山西省信弘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