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上半年,我国服装行业呈现需求复苏与结构分化的特征。一方面怀远策略,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带动行业零售额增长。另一方面,消费者行为更趋理性,对高品质和高质价比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强,消费分级趋势深化。服装市场总体延续存量竞争格局,行业整合加速,市场份额进一步向头部企业集中。
在此背景下,高端服饰企业歌力思凭借多品牌战略与精细化管理,上半年实现营收13.71亿元。剔除出售Ed Hardy影响的可比口径下,公司营收同比增长4%。此外,得益于多品牌的协同发展及降本增效措施的推进,公司归属净利润同比增长45%至8506万元。
线上线下精细化运营,激活多品牌增长动能
“精细化管理是品牌未来发展的根本”,这一理念在歌力思过去半年的运营中得到充分落地。
伴随“悦己”消费趋势增强,消费者愈发看重购物过程中的体验与情绪价值。根据艾媒咨询调研,2024年中国青年消费中“取悦自我”占比达46.28%,这对高端品牌提出了更高要求,需强化线上的触达转化与线下的沉浸式体验。
歌力思董事会秘书王薇向金融界上市公司研究院表示,公司积极顺应这一趋势,全面加强各品牌线上线下精细化运营能力,持续推动品牌形象提升。
线上端,歌力思打造了以小红书为核心,联动品牌官方账号、博主达人、明星与头部KOL的全面引流矩阵,通过打通“内容—种草—转化”全链路,精准触达目标人群。
同时,结合热播剧集植入与明星穿搭合作强化曝光,其中self-portrait多套服装登陆央视春晚,品牌国民度进一步提升。各品牌小红书粉丝数量持续增长,self-portrait居于国际轻奢品牌前列。
从收入来看,各品牌在今年上半年“全面开花”:IRO品牌中国区延续线上超常规发展,抖音延续高速增长,小红书、视频号等新兴平台同步突破,推动线上整体收入增长超过60%;self-portrait品牌在抖音、天猫平台保持快速增长,带动线上销售同比增长超40%;Laurèl品牌在抖音平台实现大幅突破,线上销售增长14%;ELLASSAY品牌在天猫和抖音平台表现稳健,视频号直播规模实现快速突破,推动上半年线上收入同比增长13%。
多品牌共同努力下,公司上半年实现线上可比销售2.68亿元,同比增长21.2%,线上收入占主营业务比例进一步提升2.83%至20%。
线下端,歌力思聚焦门店质量升级及服务体验提升,通过打造区域标杆形象店、优化空间设计并将品牌宣传与销售有机融合,打造差异化特色活动实现“品效合一”。上半年,self-portrait在北京三里屯太古里落地了中国首家概念店,并举办年度“自画像派对”,邀请了品牌创始人以及多位明星品牌好友参与活动,并邀请各地核心客户现场看秀、与明星近距离互动,全面提升客户的服务体验;IRO品牌深度挖掘自身音乐DNA,在香蜜公园举行了大型的音乐秀活动,金光华体验店打造出音乐酒吧、围绕“摩登片场”IP,推出美术馆直播秀、公园快闪、停机坪走秀等多元场景活动,通过创新的营销业态,极大丰富了会员的体验感;Laurèl品牌联名潮玩IP WAKUKU,通过联名快闪店打造“不刻板西装”概念,强化品牌西服DNA并推动品牌破圈。ELLASSAY品牌积极推进店铺升级与旗舰店打造策略,以品牌旗舰店为圆心在地传播品牌的优雅本色,在上海新天地旗舰店邀约青年艺术家打造品牌城市艺术工坊、开展“一日店长”活动等。
此外,王薇表示,“公司更加强调营销活动和销售活动的有机结合,实现‘品效合一’。ELLASSAY品牌上半年在亮相中国国际时装周后,延续专属活动‘优雅派’,为核心客户提供新开预览等服务体验;IRO品牌在音乐秀活动上结合了秀场预览、线上直播、小红书内容种草等多种形式,提升活动销售的转化以及品牌内容传播力度,将品牌推广和销售有机结合,进一步提升了经营效率。”
通过精细化的运营管理,国际品牌self-portrait、Laurèl、IRO中国区均保持了行业领先的线下同店水平,与线上业务形成协同效应,推动国内可比收入实现了良好增长。今年上半年,Laurèl品牌、IRO品牌中国区和self-portrait品牌收入分别同比增长9.6%、16.2%和20.6%。
对于歌力思未来发展战略,王薇透露,“歌力思未来将持续加强线上投入,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视频号、小红书等新兴电商渠道,通过内容投放锚定高端品牌目标人群,培养用户心智,同步提升客户留存率和业务盈利能力。线下,各品牌持续深挖品牌内涵和DNA,强化核心VIP的消费体验。”
“降本增效”成果显著,净利润同比增长45%
存量竞争时代,在差异化策略之外,“降本增效”成为当下企业生存发展的主调。
2025年被歌力思定义为“降本年”,公司从多维度推进降本增效,并取得阶段性成果。
据王薇介绍,“公司通过流程优化、供应链管控、库存管控及严格预算管理,提升资源利用效率,同时全面拥抱AI技术,赋能‘设计-供应链-商品管理-品牌运营’全链路效率提升。此外,公司在海外加速优化低效门店,持续推动业绩改善。”
从财务数据来看,歌力思降本增效成果显著:上半年,公司销售费用率同比下降1.8%至48.2%;在可比口径销售增长的前提下,库存周转效率大幅改善,存货周转率从0.8次提升至1.1次;资产负债率同比下降1.0%至29.5%。成本与效率的双重改善,推动歌力思盈利能力明显恢复,公司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45%至8506万元。
针对市场较为关注的IRO品牌海外业务调整进展,王薇回应称,“公司已聘请专业中介机构制定降本增效方案,通过关闭低效门店、优化商业模型、向更轻资产模式转型等措施推进调整。2025年上半年,IRO海外业务在有序落实降本增效措施后,利润已实现同比逐步改善。未来,歌力思将根据海外经营环境,灵活调整策略,保留可良性发展的门店,同时继续加大品牌与产品设计研发投入,推动IRO品牌恢复健康发展。”
持续深化数字化转型,AI技术渗透全链路
当前,AI技术应用已迈入发展阶段,麦肯锡《2024年全球AI调查》显示,65%的受访企业已“常规化”使用生成式AI,对时尚行业而言,AI可落地于产品设计、需求预测、库存管理等多场景,降低运营成本、提升效率。歌力思积极把握这一技术浪潮,从组织、业务、管理三大层面推进 AI技术应用。
组织层面,歌力思成立AI领导小组,自上而下推动AI推广,提出“拥抱人工智能”的倡导。同时设立了“最佳AI应用奖”和AI社区,鼓励员工交流学习,营造全员拥抱AI的氛围。
业务层面,AI技术已渗透至歌力思“设计-供应链-商品管理-品牌运营”全链路,充分挖掘行业效率红利,设计端,利用蝶讯AI、Midjourney、ChatGPT等工具进行花型、配饰、成衣look图设计,提升设计效率与精准度;供应链与商品管理端,研发供应链智能体系统,实现AI自动解析采购需求,匹配供应商,自动化执行采购,动态预测需求变化并调整采购计划,避免库存积压或短缺;同时搭建AI智能商品解决方案,为商品全生命周期提供决策支持;品牌运营端,通过AI制作产品lookbook、图片与视频,节省拍摄费用,引入AI搭配工具提升导购效率,利用AI图像识别优化门店形象管理。
管理层面,歌力思引入AI智能洞察工具,结合企业大数据分析协助门店进行销售诊断,提炼影响销售额的关键因素;同时利用AI大模型分析经营数据,为日常经营管理提供支撑。
AI技术的全面应用,正成为歌力思提升运营效率、驱动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动力,也让其在AI浪潮中,抢占发展先机。
值得一提的是,作为通过并购构建多品牌矩阵的代表性企业怀远策略,歌力思已建立覆盖通勤、社交、休闲与商务等多风格的高端品牌体系。王薇表示,公司将继续挖掘集团多品牌协同效应,通过精细运营充分发挥多品牌的增长潜力,实现多品牌的优势互补和协同效应。
信弘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